102
文 / 黃怡璇 臨床心理師 |轉轉心理治療所
學習障礙(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)是一種心理疾患,指個體的智力表現並沒有困擾或落後,但即便經過加強及協助,個體在某方面的學習仍明顯有困難,與其智力表現有所落差。學習困難可能是閱讀理解、書寫、認讀國字、數學計算或推理等方面,影響個體在課業成就上的表現。因此在臨床上,心理師會聽到家長抱怨:「明明孩子看起來很聰明、反應快、講話流利,也都聽得懂大人的話,但為什麼就是成績不好?」
除了學業表現不佳以外,學障的孩子若沒有接受適當協助或介入,長期會因學習困難而產生過多的挫折情緒,也會影響自信心,甚至養成自我放棄的想法。研究結果已顯示越早期且密集的介入,越有可能讓孩子的學習能力進步、進而跟上同儕的腳步。因此及早介入、提供孩子適合的學習策略及學習環境,是相當重要的。
另外,有學習障礙的孩子,可能也會同時患有其他心理疾患,較常見的如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(ADHD)、自閉症(ASD)、發展性協調障礙等,這些共病可能會讓孩子的學習表現更為不佳。
學習障礙的孩子,在學齡前可能就有以下特徵出現:語言發展遲緩,發音不清晰。字彙學習較慢,經常用錯詞彙。困難學習數字、注音符號、顏色、形狀、日期等。要提醒注意的是,並不是出現以上的情形就是學習障礙,而是若出現多項上述狀況時,家長應特別注意孩子的學習表現,有必要時可及早尋求協助及後續介入。
而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孩子呢?因為學習障礙的個體差異性很大,因此介入方式也有所不同,以下為一些家長教養上的原則:
- 了解孩子並不是因為故意不認真學,而是本身能力影響學習成效及表現,並針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及努力過程給予讚美,而非學習結果或成績。
- 時常從他感興趣又可勝任的活動中鼓勵孩子,增加學習動機及培養自信心。
- 將作業分為小部分進行,重要的概念則可透過步驟化、反覆練習的方式熟悉。
- 必要時可與老師溝通,如適時調整孩子的作業量及內容,過多、過難的作業反而會讓孩子更加抗拒學習。向校方尋求相關教育資源及介入,如申請鑑定安置,以獲得潛能中心、補救教學等相關特教資源。
若想進一步了解兒童心理治療/大腦訓練或親職教養諮詢,歡迎諮詢轉轉心理治療所,我們會依據您的需求和時間,安排具有神經心理復健專長的臨床心理師。